怎样合理选择工作辊的原始辊型?
发布时间:2023-08-22 浏览次数:738次 来源:
工作辊原始辊型的合理选择是以正常生产条件下相对稳定的轧制力、轧温和辊身磨损特点为依据的,原始辊型本质上起到补偿各因素的平均影响的作用。生产中,对辊型的控制和调整又是在原始辊型的基础上实行的,或者说是以原始辊型为其出发点的。因此,原始辊型选择的合理与否对辊型控制的效果有直接影响。由此可见,合理的辊型设计与辊型的实际控制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检验原始辊型的合理性应从产品质量、设备利用情况、操作的稳定性以及是否能有效地减轻实际辊型控制与调整工作等方面来衡量。原始辊型凸度选的过大或过小,都会在带材产品的板形与横向厚度差上反映出来。凸度选的过大会引起轧件的横窜以及容易造成断带事故;辊型凸度选的过小又有可能限制轧机能力的充分发挥,因为原始凸度小,在实际操作中,压下稍微给大一些,带材就会因出现边浪而报废,尽管此时实际操作中轧制力还远达到允许值。
在生产中,原始辊型的选定除了进行必要的理论计算外,还要靠经验估计与对比。在大多数情况下,一套行之有效地辊型制度都是经过一段时期的生产试轧,反复比较其实际效果之后才确定下来的,并且随着生产条件的变化作适当的改变。轧辊磨损的影响也可以通过合理的选择原始辊型来补偿。对于四辊轧机来说,由于工作辊与支撑辊的换辊周期不同,因此完全有可能做到更换一次工作辊其辊型凸度将适当增加,以弥补支撑辊磨损带来的影响。其特点是:随着支撑辊的逐渐磨损,工作辊凸度也逐次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