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板热轧过程中影响乳化液润滑性能的因素
发布时间:2023-05-15 浏览次数:939次 来源:
1、热分离是指乳化液和温度较高的轧辊接触时所分离出的纯油量
当乳化液喷射到工模具或变形金属表面上时,由于受热,乳化液的稳定状态被破坏,分离出来的油吸附在金属表面上,形成润滑油膜,起防粘减摩的作用。而水则起冷却作用。乳化液正是通过这种热分离性来达到润滑冷却的目的。热分离是乳化液非常重要的性能指标,它决定着乳化液的润滑性能,乳化液的热分离性取决于乳化剂,与乳粒的大小有关。乳化液的热分离随着乳粒平均尺寸的增大而增大。乳化液的热分离性除了乳化液本身性质外,基础油的黏度、添加剂、乳化液中油滴的尺寸及分布,乳化液的使用温度和时间等都会影响乳化液的热分离性,进而影响乳化液的使用效果。
2、边界润滑剂有乳化剂和自由脂肪酸构成
边界润滑性是影响轧制性能和轧件表面质量的重要因素。由于脂肪酸或油酸具有化学活性,很容易吸附在金属的表面。轧制过程中,悬浮在乳化液中的大量铝粉,是脂肪酸或油酸的最大消耗剂。另一方面,脂肪酸或油酸与金属离子反应生成金属皂,也使其不断消耗。自由脂肪酸的含量大幅度减少,使边界润滑剂的作用降低,导致乳化液的润滑性能变差,致使轧件表面质量变坏,因此,对自由脂肪酸的含量必须进行控制,定期监测。
3、乳化液的黏度
乳化液动力润滑靠黏度,黏度高的流动性不好,但物理吸附性能好,能提高润滑膜的强度,轧辊的凸处与板片的凸处接触易出现磨损、粘铝。乳化液在使用过程中,难免有各种机械润滑油漏入。这些杂油的进入,必然会改变乳化液的黏度,从而影响到乳化液的润滑性能。所以实际生产中要采用撇油装置,将杂油含量降至最低。
4、乳粒尺寸
铝热轧实践表明,乳粒尺寸偏大时,轧制性能较好,而乳化液的稳定性却较差;如粒尺寸偏小时,乳化液的稳定性能较好,而轧制性能较差。因此针对不同的轧机和不同的乳化液,要在生产实际中找出乳粒大小与轧制性能和乳化液稳定性之间的最佳结合点。
乳粒大小的控制要点是:1乳化粒箱中的乳粒大小取决于乳化剂的作用。当乳化液的化学成分一定时,对于配置好的乳化液而言,乳粒大小是由乳化剂来决定的,调整乳化剂的含量,可以改变乳粒的大小。2喷射到轧机上的乳粒大小几乎完全取决于喷嘴的压力和喷嘴的孔径尺寸。乳化液在使用过程中,泵和喷嘴的机械剪切力的分离作用大小超过任何乳化剂的作用,所以,泵和喷嘴的压力导致乳粒尺寸变小。3乳化液中的金属离子(钙、镁、铁、铝等)导致乳粒增大。由于多价的金属阳离子降低了乳化剂的作用效果,相当于在同等条件下减少了乳化剂的数量,因而使乳粒尺寸增大。4在乳化液中加入碱或胺类物质会使乳粒变小。碱性物质与游离的脂肪酸结合,会生成更多地皂类物质,相当于在同等条件下增加了乳化剂的数量,因而使乳粒尺寸变小。5在乳化液中添加矿物油或漏进乳化液中的矿物油都会使乳粒增大。不论是人为加入的矿物油还是在使用中漏进的矿物油,这些多余的油都会冲淡乳化剂,导致乳粒尺寸变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