轧辊的几个常用术语和其的加工技术要求简述
发布时间:2024-11-27 浏览次数:178次 来源:
A辊型
辊型是指辊身中间和两端有着不同的直径,以及这个直径差从辊身中间向两端延伸的分布规律。通常分布式对称的,一般为72°的正弦曲线,辊型在标注时要注明是直径值还是半径值。圆柱形辊型又称为平辊。
B轧辊的硬度
铝轧机轧辊的硬度常用肖氏硬度来表示,肖氏硬度有HSC和HSD之分,轧辊的硬度大多采用HSD表示。HSC是2.36g的重锤从约25.4cm高处下落所打出的数值。HSD是36g的重锤从约1.9cm高处下落所打出的数值。C表面粗糙度 表面粗糙度按国家标准(GB 1031-83)评定,即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微观不平度10点高度Rz;轮廓最大高度Ry。通常采用轮廓算术平均差Ra。D径向跳动 径向跳动是对炸鸡和磨床都更有实际意义的侧量数值。
轧辊的基本结构
轧辊有辊身、辊径、接头和顶尖孔四个部分组成,辊身是轧辊的主要部分,直接与轧制材料接触,一般所说的轧辊磨削就是指对辊身的磨削。为弥补轧制过程中的变形,辊身通常都磨成凸形或者凹形。铝轧机对工作辊辊身硬度要求比较高,一般为HSD95-102,支撑辊通常为平辊,其硬度比工作辊软,一般为HSD75左右。辊颈用来安装轴承并通常作为轧辊磨削的支撑面,因此,对其正圆度和同心度有严格的要求,一般要求不大于0.003mm,辊颈的硬度一般为HSD45-50。接头 接头用来和主传动接手相连接,一般也是磨削时安装夹具的方。若轧辊端部有螺孔,也可以使用比较简单轻便的板式夹具,将其固定在辊端即可。顶尖孔 顶尖孔是找正的基准,应保证其正圆和准确的锥角,根据轧辊的轻重不同,顶尖孔有60°、75°和90°等不同角度。轧辊一般较重,大多采用托架支撑方式,顶尖孔只起初步定位作用,因此要求不高。
轧辊的加工技术要求
轧辊的加工技术要求从两方面来说。
一、轧辊加工的尺寸精度,对铝加工企业的轧辊磨床,轧辊磨削的尺寸精度要求为1辊身的径向跳动:一般不大于0.003mm;2辊身两端直径差(俗称锥度):一般不大于0.015mm(非CVC轧辊);3辊型的准确度:包括两方面,一是辊型误差,一般不大于给定值的10%-20%;二是辊型位置轴向偏移量不大于5mm;4配对辊径差:因轧机精度和轧制材料加工精度不同而异,小的要小于0.02mm,大的可不做要求。
二、表面状况 a轧辊的表面粗糙度与一般加工件表面粗糙度含义不太一样,它包含着一种用特定的磨削工艺所磨削出来的表面状态。比如同样磨削一个Ra0.25的工作,用80号砂轮和用150号砂轮磨出来的效果就不大相同,其他如采用不同的磨削液、不同的磨削工艺加工出来的效果也不一样。b表面感官质量 轧辊磨削后表面不允许有螺旋纹(或者砂轮印、刀花)振纹、小划道等影响板材表面质量的缺陷。在满足粗糙度要求的前提下,表面不要发亮,越发白,发乌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