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轧时的铸块啃辊
发布时间:2023-02-16 浏览次数:95次 来源:
热轧生产中的啃辊,使板材失去了光滑的表面,啃辊较重时,需要换新工作辊。啃辊是热轧机换辊的主要原因之一,占用工时和磨削轧辊都会影响经济效益,所以应对热轧出现的啃辊进行分析和研究。
a 啃辊的形状 啃辊的大小、一般在指甲大范围以内,有时一点,有时则并排几点,整齐排列。从远处看,类似板材横向白色粘铝条,从远处看指甲状啃辊每一点均呈蝌蚪状,即头大、圆、重、尾部则尖、小轻。从深处看轻者在工作辊表面上有轻微粘铝,重着则使工作辊表面有一定的深度,一般为0.01-0.2mm。
b 产生的原因分析 主要原因有:一轧机传动是以工作辊为主动辊,支撑辊为被动辊,靠平衡油缸顶起的工作辊,应紧紧地在支撑辊的表面上,在正常轧制时,通过工作辊的旋转来带动支撑辊的同步转动,但在实际生产中,有事工作辊带动支撑辊转动时,出现了瞬间不同步动作,即轧辊打滑,造成了轧辊表面的损伤。二铸锭不能顺利地被轧辊咬入辊缝,在铸锭与轧辊表面接触线上,造成滑动,产生点状啃辊。铸锭不能正常的咬入的原因有:1、在焊合轧制时,包铝板没有将铸锭表面全部包覆;2、某些刨边铸块,因刨边改变了铸块的铸造圆弧,降低了铸锭被轧辊咬入时的接触面积。3、轧制压下量过大;4、轧辊速度由快减慢时,咬入铸锭或板块也易造成啃辊;5、乳液浓度过高,咬入时摩擦力不够,也是啃辊的原因之一。
c 应采取的措施:1、确保支撑辊具有与工作辊相适当的弧度、辊面粗糙度;2、尽量减少支撑辊的油缸漏油;3、轧制时使用的乳液应保持在一定温度和较好的洗涤能力,使支撑辊与工作辊之间的油层不能过厚;4、主操纵工在抬压下、上升轧辊时,应停止轧辊转动,待抬起2分钟后再转动轧辊;5、合理安排道次加工率,使摩擦角大于咬入角,提高咬入的成功率;6、必要时每一道次咬入钱,轧辊应停止运转,在轧件接触轧辊的瞬间,施加压下量,在压下量停止的同时转动轧辊进行咬入;7、应使轧辊等与板材接触的设备部件保持一定温度。